欢迎光临心理资讯网

都说要有逻辑是什么歌(都说要有逻辑的句子)_重复

时间:2024-01-04 10:42:43作者:心理资讯网 分类: 心理疾病 浏览:430

从大学开始,回顾现在的教育,我常常感触:缺乏基本的逻辑和思维训练,是我们现代教育最大的弊病之一。

什么是逻辑,如何独立思考,如何提高批判性思维,如何更高效地学习……这些内容都是“认知层”的重要骨架,也是彻底塑造你思维模型的材料。可以说:它们是你在心智上,真正「成年」的表现。

都说要有逻辑是什么歌(都说要有逻辑的句子)_重复

然而,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所有这些东西都缺失了。

这会带来什么后果?

在日常生活中,不仅是学生,很多成年人甚至有一定阅历和社会地位的人也经常犯很低级的逻辑错误和思维谬误。

当然,教育不应该承担全部责任,但至少在头脑和思维上,我们的教育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有趣的是,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语文教科书中包含了逻辑内容。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这部分内容被删除,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说教、规训内容。理由是“降低难度,让学生扎实地学好基础知识”。

听说最近高考要改革,进一步降低难度。长此以往,教育实现阶级突破、跨越的道路可能会彻底被堵死。

回到正题。

为什么说许多人,都时常会犯逻辑错误呢?

我们来看看以下案例。

前段时间有政策说,企业社保要与个人所得税挂钩,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

很多人表示:这样一来,很多企业将无法生存,开支也会大大增加。唯一的选择只有两个:裁员和破产。

当被问及原因时,他们往往会列出很多“身边的情况”:

我叔叔的公司有几百名工人,现在已经无法生存了;

我邻居的工厂每年都在努力维持运营。如果劳动力成本增加,就不得不裁员;

下岗的人怎么办?他们既没有学历,也没有技能,只能回家务农,或者在城市里流浪,打零工……

这些信息有用吗?很有用,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开阔视野,增加很多知识(假设它们都是真的)。

但他们能得出“很多企业无法生存”的结论吗?你能为此提供一个论据吗?不。

为什么?很简单。2017年中国企业总数为2900万家(数据来源:经济日报)。无论你周围有多少家公司倒闭,即使有10家、100家、1000家公司,也没有办法代表“许多公司”——你只能代表你看到的那些对象。

进一步思考:一个人观察到的事物一定有一些共性。比如:我有互联网背景,长期在珠三角呆着。我观察的企业大部分是珠三角地区的互联网企业。这能代表整个中国企业吗?很明显不是。

这就是「选择观察效应」:一个人,所思考的东西、所认知的事物,绝大程度上,是由他所观察到的样本决定的。而他具体能观察到哪些样本,本身又会经过有意或无意的筛选,往往有所偏向,并不全面。

正确的争论方式是什么?从数据开始。

例如:

有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制造业平均净利润率是多少,平均从业人员数是多少,人均工资是多少。如果税负增加,需要多少额外成本,这些成本会降低多少利润率,有多少比例的企业会遭受损失……

这是一个合理且令人信服的论点。因为它用“数据”来“抹平”制造业不同企业之间的差距,反映整体趋势。

对于趋势,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假设,或者细分、分析。

另一个例子:有钱人一定不会性侵,因为他要什么有什么。

这种说法显然是错误的。我们很容易想出一堆反例。这些反例确实可以有效反驳这一论点。

但如果稍微修改一下,就会变成这样:

有钱人不太可能性侵,因为他要什么有什么。如果发生了性侵丑闻,很有可能是被对手设局/媒体假新闻/当事人故意讹诈/炒作……

既然如此,我们是否可以通过列举大量的反例来反驳这一观点呢?不能。

为什么?因为它强调“可能性”。无论你举出多少反例,都无法证明——的“可能性”。这些独立事件放在一起,可能是“特殊情况”而不是一般情况。

更有效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我们看到原来的论点是“因为他有他想要的东西,所以他不太可能实施性侵犯”。换句话说,他默许了“因为得不到,所以才实施性侵”。——合理的反驳方法,应该从这一点出发,攻击这个论点的基础。

例如:名人和富人的性侵犯和性骚扰不仅仅是因为性的需要,而是因为权力。他们想证明自己可以做任何他们想做的事。就像《纸牌屋》里的经典台词:世界上一切都与性有关,除了性。性与权力有关。

这种观点正确吗?是不是无可指责呢?当然不是。但这个方向是一个有效的驳斥。

也许有人认为:这只是一个文字游戏,只是一场言语之争。研究这些有什么意义呢?

但事实上,逻辑不是语言问题,而是思维问题。换句话说,语言的本质就是我们的思维方式。

你如何解释某件事、你如何思考和讨论一个问题,往往反映了你的认知。你对外部事物的理解加在一起,就构成了你的“认知世界”。

你的认知世界比“外部世界是什么样子”更重要。因为当你接收信息、理解信息、输出信息时,都需要经过这个认知世界。它支配着你的思想。

这就是逻辑的含义:它不仅仅是沟通表达的工具,更是我们大脑的工作方式。

那么,逻辑到底是什么?逻辑包括什么?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呢?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要把“逻辑思维”讲清楚,需要一整门课程。

今天我简单分享一些想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1.澄清和定义

我们总是急于寻找问题的答案,却常常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

问题本身,究竟是什么?

不要低估这一步。很多时候,我们的思考和讨论之所以没有结果,就是因为我们忽略了这个前提。

举个简单的例子:

A在开车时不小心撞到了B。B下车拿出砍刀攻击A,争执中,A抢过砍刀打伤了B。问:A的行为是否属于自卫或故意伤害?

该如何思考这个问题呢?

很简单。我们先来看看:正当防卫的定义是什么,能否给出一个明确、不含糊的标准。然后通过观察监控和证据来判断A的行为是否符合本案的正当防卫标准。那么,答案就出来了。

有些人可能会为A埋怨,有些人可能会觉得A的攻击太过严厉,有些人可能会分队发声……但这些意义不大:它们只能满足暂时的情绪发泄,并不能帮助解决问题。问题。

又比如:在电车问题中,你让火车走到“大多数”一边。——这是道德还是不道德?

(电车问题简介:一辆电车正在飞速行驶,前面有两个树枝,有1个孩子在废弃的树枝上玩耍,有10个孩子在正常的树枝上玩耍。你手边有一扇门,可以让电车开到废弃的树枝,你想拉闸门吗?)

该如何思考这个问题呢?其实你会发现,本质上,这是在问“某某行为是否符合你的道德判断”。所以,你要做的就是:给出你对“道德”的定义。怎么做是道德的,怎么做是不道德的,然后看看行为是否符合这个定义。

例如:你的道德标准是:做错事的人应该受到惩罚。显然,不打开闸门更符合你的道德。

如果你的标准是:以大多数人的幸福为最高标准。然后,即使独生子是无辜的,你也应该打开闸门。

那么,你会发现很多这样的问题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一个定义的问题。能不能把事情定义清楚,才是问题的核心。

为什么定义如此重要?因为它可以导向「共识」。而共识才是讨论问题的基础。

这个世界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共识”而运作的。人们使用法定货币是因为相信银行和政府的信誉;人们不会擅自偷窃或抢劫,因为他们相信国家机器的威慑力;人们可以一起讨论问题,因为他们相信对方与自己有相同的基本理念。

任何问题的最终结果都是行动。而一旦涉及到行动,就会涉及到其他人的成本、收益、地位、自由……人们如何在社会中与其他人保持一致,有效互动?很大程度上在于能够达成“共识”,对事物有一致的认识和期待。

因此,有效地厘清和界定问题,才能凝聚共识,让一切思考、讨论、互动更加有效。

这也是最基本的逻辑能力。

2.提炼和概化

我们每天都会收到海量的信息,远远超出了我们大脑的处理能力。如果所有这些信息都进入大脑,我们很快就会不知所措。但我们为什么还活着?

原因很简单:我们的大脑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它能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抽象”出来,找到核心和关键点,达到点连点、面连体的效果。

这种能力被称为“炼化”。

炼化是大脑最伟大的天赋,也是点石成金的工具。它不但能够高效优化信息储存的效率,还能从信息之中萃取出意义、价值,进行吸收内化,不断进行自我提升。

例如:

您将获得大量有关历代王朝兴衰的信息。如果你没有能力去“提炼”它,那么它们只是一堆没有任何意义的文字。但我们是否可以观察和思考:这些朝代的兴衰有何共同点?这些共性是否导致了朝代更替?我们可以从中思考和学习什么?

这是一种“求共性”的提炼。

再举个例子:我给你一个商店的运营数据。它很复杂,有高有低。你怎么读?我们能不能做一个趋势图,然后找出:这个趋势中哪些节点特别高或者特别低?这些节点发生了什么?哪些东西可以优化,哪些东西可以继续开发和改进?

这是“发现异常”的细化。

再比如:政府出台了政策,如何解读?您不妨思考一下:这项政策涉及哪些行业?涉及哪些个人和组织?他们会从中得到还是失去?

这是一种“求本质”的提炼。

我在之前的各种文章中或多或少都提到过这种思维方式。例如:在第三个例子中,我们是否可以思考:这些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是什么?什么是资源?有什么限制?他们之间能建立联系吗?——这就是“需求-供给”的思维方式。

同样,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们是支持、中立还是反对这个政策?每个利益相关者可以发挥多少权力?它能产生什么影响?——这是“阻力-功率”分析方法。

简而言之:有效的“提炼”和“概括”能力可以帮助我们通过表象更有效地理解事物背后的运作原理。

3.推理和论证

逻辑的第三种能力就是前面提到的推理和论证。

事实上,排除上述谬论,有效的论证方法本质上只有两种:归纳,以及演绎。

让我们回到第二部分。

用数据来分析“如果税负增加,企业会发生什么”,是一种归纳法。

它的本质是什么?很简单。一家公司不足以代表,两家公司不足以代表……那么我们就扩大样本,用尽可能多的公司,考虑尽可能多的数据,那么我们得到的结果就会非常好。接近真实情况。

从推理的基础出发,攻击推理的基础,属于演绎法。

其本质是从内部因素和前提出发,通过因果联系推导出相应的结果。例如,“性侵犯的动机可能来自对权力的渴望。”根据这个观点来推演和延伸,这是一种演绎推理。

这两种基本的推理方法在所有入门逻辑书籍中都有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我想强调什么?如果要论证一个观点,要么从已经获得广泛共识的数据、理论和事实入手,要么从观点本身所包含的因素、本质和前提入手。其他方法基本上都是有偏差的。

(这也是一种“提炼”)

相反的是什么?

诉诸个例:因为我身边有人治好了病,所以这个药方有效;

(单个例子意义不大,需要大量数据)

诉诸权威:因为某某专家说转基因有害,所以我拒绝转基因;

(个别专家可能是错的,你需要知道科学界的想法)

诉诸常识:人类干预的东西一定不如天然的好,这不是常识吗;

(我们认为的常识不一定是对的)

诉诸群众:朋友圈的文章都说他错了,那他一定是错的;

(大多数人相信的不一定是正确的,相反的情况往往是正确的:错误的事情更容易传播)

找出他们的错误对我们来说并不难,但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犯这样的逻辑错误,停止我们的思考,将思考的力量交给外界。

这是我们需要时刻警惕的。

4.假设和验证

逻辑的第四种能力是假设和验证。

有人可能会问:如果我拿不到很多数据,也无法确认一些事情,那我怎么开始思考呢?

此时,假设验证就开始发挥作用了。

你可以先根据你得到的材料提出一个假设,然后围绕这个假设,进一步收集数据,进行实验,观察结果,得到反馈来修正你的假设。

通过这个过程,我们一步步接近真相。

我的很多文章其实都是这样来的。它们往往源于一个假设:某种现象可以用某种原理来解释吗?某种理论可以应用于某种场景吗?某某问题能用某某方法解决吗?

然后,在业余时间,我会继续阅读文献、查找资料,或者自己尝试一下,用研究、报告和实验结果来支持和否定我的假设。然后一步步修正,最终得出更加准确、严谨的结论。

这个过程不仅是检验自己观点的过程,也是获取知识、拓展未知思维边界的过程。

包括我自己在公司和几个项目组,我都会要求大家:多思考,多假设,多尝试,采用敏捷的工作方法,快速试错,快速反馈,快速积累经验。

逻辑不应该停留在思考,更重要的是行动。——只有通过行动,才能形成“闭环”,让知识和思维流动起来。

让我们鼓励大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