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心理资讯网

回避性心理疾病,回避性心理疾病有哪些

时间:2024-09-06 23:21:20作者:心理资讯网 分类: 心理疾病 浏览: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回避性心理疾病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回避性心理疾病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什么是「回避型人格障碍」,是怎么形成的,如何判断和应对呢?

你好,在美国精神病学会颁布的DSM5中所说的”回避性人格障碍”,在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ICD10中被称为”焦虑(回避)性人格障碍”。

这是一种具有一贯而广泛的内心紧张、忧虑、不安全感特点,以自我敏感、夸大生活中潜在危险因素为主要表现的人格障碍。其有严格严谨的诊断标准,须前往省级医院心理科由医生进行诊断。无法自行判断!

一般应对的方式有,鼓励患者尽量主动在生活、工作、学习中与人交往,在沟通中积累信任。同时鼓励患者多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具有放松性质的群体性活动,并在活动中与他人互动,以逐渐消除患者的过分自我敏感,培养患者与人进行正常交往的习惯。

当然还可以鼓励患者多与可信赖的朋友一同参加安全性高的活动,如逛公园、看电影等。

欢迎关注我@心理咨询师海德

回避型依恋,亲密关系恐惧症应该如何自救?

所谓回避型依赖,是对亲密关系本身需求比较低,情感体验和行为比较一致。

问题中有提到自救,可以从两方面理解:

1.有来源于伴侣的压力,伴侣表达了不满或需求。但个人想要维持这段亲密关系。那么可以先尝试跟伴侣先做理性层面的沟通,表达自己对于自己的认知和期待。

2.在关系中自己有不舒适感,想表达却又不能,或表达不符合自己的预期。那么可能不是回避型,而是偏向矛盾型依恋。可以主动尝试做一些调整,增加和伴侣的沟通和互动。

推荐了解爱的五种语言(肯定的言词、精心的时刻、接受礼物、服务的行动、身体的接触。),增加对自己的认识和伴侣需求的了解。不用急于给自己一个简单的标签,因为各种依恋类型并没有严格区分和不可改变的。

这源于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失去亲人朋友的陪伴,因此不懂得处理亲密关系,害怕失去依恋的对象,却和后者心理距离遥远。

一切的心理问题,离不开他人的亲近与理解,也离不开自己的放下过去与面对当下。

恐惧亲密关系,那是因为我们在过往的经历中,特别是在幼年的时候,我们的主要抚养人,对我们没有积极的正向的回应,总是大吼大叫,或者态度冷漠,指责贬低,我们和她呆在一起就忐忑,恐惧,不安。但是作为一个小孩子,我们又离不开她,她越是这样,我们就越是想得到她的爱,但是靠近了又害怕,因此才会形成回避型的依恋。

首选是通过心理咨询,这是相对比较快的。

其次是学习心理学,更多的了解自己,理解自己。

第三就是自己多反思,既然您已经能够概括自己的问题,它就已经意识化了,我已经走在自我疗愈的路上,但这条路缺的往往是感受,没有感受做基础,会比较的漫长,会比较依靠运气。


其实,内心仍然是情绪波动的,只是用“回避”来掩饰而已。

要相信自己,只要你愿意,你可以走出回避型依恋,而变成安全型,对什么人你可以信任多一点、慢慢就会更有信心了。

你试着在人际关系中不断去看到自己的依恋方式、回避状态,然后思考为何如此?反思和行动,你会越来越了解自己,也会越来越能控制自己、朝着好的方向改变。

也可以借助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去改变,你会经历对另一个人的信任和无所不谈的亲密,这本身会帮助你增加体验、修复人格,增强信心!

回避型依恋人格是什么?该怎么办?

回避,是指回避自身的恐惧。依恋,是依靠,依赖的同义词。

回避型依恋,就是回避惧怕的事物时,通常是过分依靠,依赖,容易抗挫折能力弱。需要比较好的引导,积极储备能力去面对。通常这样的人不容易有安全感,甚至伤害身边的人获得安全感

对于依恋这种行为,可以说是人的本能行为,在自己没有独立能力之前,依恋是最好的生存方式,但是依恋却不是永恒的生存手段,面对纷繁复杂的人心,面对竞争生存的社会,依恋者势必会成为弱势群体,会受到不公正的对待。

学者们定义了人的三个状态,分别是“舒适区”、“学习区”和“焦虑区”。

所谓舒适区就是指人赖以生存的安逸状态,在这个区域的人会依赖自己所拥有的资源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不会想着去开拓其它资源。

学习区介于“舒适区”和“焦虑区”之间,是一种居安思危,但不过分追求的状态,它时刻激发自己前进,但不冒进,鼓励安稳,但不停滞。

焦虑区是一种对周围事物充满压迫和紧张感的状态,总会杞人忧天,总会杯弓蛇影,是一种过度的追求状态。

因此,若将依恋型人格分个区间的话,应当属于“舒适区”,既然依恋意味着追求安逸,逃避竞争的话,那我们就有了它的“病根”,得从它的最源头的心理去戒除它:

①树立竞争意识,树立目标意识。在生活中依恋型的人格多半会寻找比自己强大的人做依靠,所以可以试着去暗示自己,自己可以去找强大的人处关系,但是不是去依靠他,而是要朝他这个目标前进,并且自己还要超越他,比他更加优秀。

②断掉一些提供“依恋”的渠道和资源。往往依恋型人格的形成,都在于自身的自律性不足,对于外界的诱惑和欲望,自我抵御不了,所以才会依靠别人去面对,因此断掉给你提供依靠的力量,让你独自面对生活的诱惑和欲望,这样才能够有收获感,才能体会到成长。

无论怎么去改变自己,都需要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切记不能矫枉过正,否则“学习区”进不了,反倒进入了“焦虑区”。

回避型依恋人格,属于依恋关系中不安全依恋。

依恋,属于人的一种本能,指一个人的情感,能够向别人打开。最初是指孩子与养育者间情感关系,后续发现,这种依恋关系也存在于恋人与夫妻等关系之间。

它的形成原因包括:婴儿根据需求的回应,发展出人际关系模型。即,婴儿总结的关于“自己、主要照顾者以及自己与主要照顾者”人际关系的信念集合。简而言之,
安全型依恋:内心确信,感到不安时,一定会有温暖的回应。
回避型依恋:不安、害怕时,没有人会回应自己。
矛盾型依恋:不确定有没有人会回应自己。

该怎么办:

在关系中改变,去信任一个有力量同时善意的情感对象。即在“我”不能控制的边界之外,也会有一个善意的“你”存在。在关系中,安全感逐渐增强,最终达到情感向别人敞开。

什么是自闭心理?

自闭心理是属“自我封闭的心理状态,也称“孤独症”,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外界隔绝。

自闭症表现症状:不愿与人交流、逃避现实、行为重复刻板、认知力差、孤僻、语言障碍。


形成自闭症的原因也有可能是遗传,不过目前好像还没有医疗机构表明具体形成原因。通常患有自闭症的人一般行为和情绪都易难控制。不过,从心理学上看的话,这类人,一般都比较孤僻、不喜欢与人交流,除了必要的工作和学习,生活外,基本从不参加社交活动,独来独往,宁愿关在家里不出门,敏感、消极,这类人通常带有社恐和抑郁特征。

因为自闭症是属于心理原因,所以要治疗也要先从心理上进行调理,纠正一些错误的认知,保持健康的心态,通过正确的引导逐渐连接与外界的交流,摆脱这种封闭意识。

自闭心理是把自己的心思封闭起来,不再和外界的人进行交流,即使处在人们的周边也不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自闭的人对别人是有心理反应的,但是不会表达出来,只是做内心的判断甚至心潮翻涌。

自闭心理的形成是早期成长阶段受到外界环境的嘲讽、打击甚至体罚殴打,以致亲人的漠视嫌弃,形成的自我保护机制。不再辩解甚至还没有辩解能力的时候,就只能躲避,躲避才是安全的。特别有生理缺陷的人,如果遭到来自父母亲人的嫌弃,形成了自闭心理,那将是终身难以治愈的。会给孩子的未来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父母也是人,她们也希望孩子是健全的,有出息的,虽然残疾能引起父母的怜悯,但这种爱不是鼓励的,而是惋惜的。人间生活的竞争是残酷的,父母更希望给予健全的孩子以信心,残缺的孩子毕竟是有遗憾的,未来的竞争中更容易落败。父母是孩子的先天,如果遭遇父母的嫌弃而形成的自闭,基本上可以说就是命运了。

自闭的命运就是在沿袭父母的心理,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改善,一生都是痛苦的。即使自闭的人非常努力,成绩非常优秀,但是敏感而又失去了自我表达能力,容易极端情绪化,耗损了大量的心力,最终一事无成。自闭的人没有环境认同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久而久之对别人的思想逐渐失去了兴趣,造成很多矛盾冲突而坐困愁城。

如果发现孩子早期有自闭症,应该及时医治,但由于生活的困难,很多家庭无力的放弃了。

那么自闭症儿童如何自救呢?自闭的孩子敏感又聪明,既然无力救治,就自闭好了,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做自己喜欢的事。苦难和坎坷也许是上帝的礼物,只要活着,终有一天会明白,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该怎么办?

生活和工作中,如果我们遇到自闭的孩子或者成年人,应该多给予帮助和爱护,其实他们是优秀的善良的人,只是失去了自我的表达能力。但面对利益竞争,自闭症者必然是受伤害的,这是难以更改的命运。至于成年后的婚姻家庭以及所有的遭遇,都会以伤害痛苦的形式存在。非遭遇无数次生死的磨难,不足以改变自己的心性。世人不同情弱者,法律不惩治邪恶。悲剧弥显生命的可贵,慈善总是在苦难中绽放。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回避性心理疾病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回避性心理疾病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