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心理学是什么科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心理学是什么科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心理学属于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心理学属于什么学科呀?心理学属于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心理学是…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精神心理疾病数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精神心理疾病数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按照一般大概率来看,统计出来的数字还不是真实情况,真实情况往往比统计的数字要多。
我们看到过这样的信息,说某个有身份的人跳楼了,但又说是因为他患有抑郁症,只是没有被发现。
统计数字只是告诉人们一个事实:患有抑郁症的人不少。但到底是多少人呢?谁也没法统计。潜在的患者没有被统计进去啊!
这个统计数字还告诉大家一个信息:精神卫生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大众情绪问题等,都应该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了。
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的同时,精神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强,这是社会进步的显著表现。
如果它们二者之间出现了差距,甚至是差距越来越大,那么,社会矛盾就会越来越多。
这些矛盾表现在个人身上了,就是信心不足、信仰缺失、精神萎靡、没有斗志,生活没有目标,工作失去动力,兴趣爱好丧失,人际关系冷漠。
之所以我们身边可能看不到抑郁症患者,主要是因为2点:
1、抑郁者不喜欢告诉别人自己患有抑郁症
知道自己患有抑郁症,但是不想让别人知道
有一部分患者,知道自己得了抑郁症,但不想让别人知道,觉得去精神科看医生,会受到别人异样的眼光,同时也怕被人嘲讽。于是,就这么自己去和易于对抗着。
2、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自己患上抑郁症
我是精神科医生,我来说说抑郁症的流行病现状吧,抑郁症是对人类造成巨大负担的世界第二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全球患病人数是3.7亿,我国因为人口基数大等原因,是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世界最大患病国,抑郁症患者有近一亿此言不虚。
身边真的有很多抑郁症患者吗?
因为工作的原因,每次门诊接诊患者中因为失眠问题求治的占第一,其次就是因为抑郁求治的患者。而且抑郁患者的年龄分布十分平均,有十多岁的初中学生,有20多岁大学生,有工作多年的中年人,有即将退休的老年人,也有年过古稀的老者。抑郁的原因也各不相同,有些人可能存在精神压力,有些人因为痛失至亲,有些人因为感情受创,有些因为事业变动,有些人因为长期失眠,当然很大一部分人没有任何原因也会抑郁。
作为治疗抑郁症的医生,很痛心的一点是即使在门诊苦口婆心的讲述抑郁症的危害和治疗的必要性,总还是有很多人抱着猜疑的态度选择观望,尤其是一些还在上中学的小患者家长,常常因为马上要期末考试,马上要初三了等原因,拒绝治疗,选择要孩子继续上学,丝毫不考虑孩子的精神状态能否维持学业的问题。
甚至曾经我的一个朋友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在我反复的告诫和劝阻后曾经像我保证带孩子到北京看看(孩子已经出现自残现象),如果北京的大夫也这个意见就带孩子系统的住院治疗。但后来我了解她并没有去北京,孩子也没有治疗,还在上学,还会很痛苦,还会越来越危险。
每14个人中就有一名抑郁症患者,听着是有些吓人,但这就是我国抑郁症的现状。
抑郁症需要如何治疗
关于治疗,我国的现状真的更不乐观,抑郁症患者中得到系统药物治疗的占绝大多数,甚至只有10%的抑郁症患者进行过药物治疗。
抑郁症患者需要的科学的治疗在全世界医学界是有共识的,目前医学界的共识性认知是抗抑郁药物+心理治疗的复合医疗模式。抗抑郁药物也被认为是最安全、最有效的治疗方式。除此之外,对于有顽固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在我国也广泛应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可以快速缓解患者的自杀观念和自杀行为。
希望我的介绍能解答你的疑问,抑郁症的问题其实相当严重,我国民众对于抑郁症的认识非常少,甚至存在很多错误并对抑郁症患者产生危害的言论,直接影响了抑郁症患者的诊疗过程。希望更多的人主动来了解一下抑郁症,总会有帮助的。
有这么多。
我是17岁抑郁症女儿的妈妈。
住院时,每家医院床位都紧张,都得排队预约。
门诊时,网上挂号得靠抢。现场堪比农贸市场,人来人往,水泄不通。
一次住院,同病房6人,竟然有3人为老乡。一位家长说,班主任安慰她,这样的孩子挺多的,挺普遍的,让她别着急。
现在抑郁症不仅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低龄化,住院时见过最小的才八岁。网友评论说自家7岁孩子也中招了。
所以,我想,同住一栋楼,说不定哪一道防盗门后,哪一幅窗帘后,就有一个孤独失落的孩子,正苦苦挣扎着,正无声痛哭着。
你好,我是心理医生老沈,有失眠、抑郁、焦虑、精神分裂、双向障碍等精神心理健康问题,可以关注我私信我,了解更多知识!
抑郁症与重大疾病并存,或可能由另一种疾病引发。但这种情况还是因人而异。
1、外出交际
患有抑郁症的人,常常都是把自己封闭起来的,很少去参加社交活动,久而久之便自闭起来了。想要改变,那就要强迫自己多多出去走走,经常的去参加社交;也许开始时很痛苦,但是坚持一段时间后,就会慢慢的拥有自信了。
2、营养疗法
食物中含的维生素、氨基酸对人的精神健康有重要影响。建议抑郁症患者多吃维生素B含量丰富食物,像粗粮和鱼等。患者服一定剂量的复合维生素B。这些都是人们容易缺乏的维生素。
3、坚持锻炼
对于抑郁症的患者来说常常有行动迟缓、懒惰的症状出现,长期下去不仅仅损害身体机能,还会加重患者的负面情绪,因此这时候就要坚持锻炼了,运动能调动人体的细胞,当我们的身体得到了一定的放松后,内心也会慢慢的平静下来,情绪就会得到缓解了。
4、处理好各种关系
更年期妇女情绪易激动,容易与家人发生矛盾。这就要求大家相互体谅,遇事要镇静,不要为一点小事、一句不顺耳的话而大动肝火。家庭和睦是全家人的幸福,也是预防本病的重要因素。
生大病,担心自己的健康。多少会有些焦虑和抑郁。当然这些抑郁的情绪属于正常的范畴。
要得抑郁症,可能跟自身的性格,以前的经历,周围人的态度,病情的严重程度等等因素有关。
要说高几率得,应该是比正常人要容易得一些,但也不是百分百。
谢谢你的邀请,我从心理疏导的角度说说自己的看法。
一般来说,大病之后,如果留下影响生活的后遗症,或者经济上的困难,生活上的困难,是容易产生抑郁的。因为抑郁就是一个人遇到比较重大的困难之后,无法走出这个困难,而导致的不良情绪反应。
由重大疾病导致的身体残疾会影响日后生活,给生活带来很大困难,如果不能较好的解决这些困难,或者合理看待自己身体的残疾以及生活困难,就会导致一种莫展,郁郁寡欢。
楼主小时候的疾病是否对生活造成重大影响?这是很关键的问题,但是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比起那些肢体残缺,一些重大的视觉、听觉障碍来说,总归还是能够生活自理,在这个基础上,还能够学习生活和工作。这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接受现实,利用好自己具备的生理功能去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发展自己的一技之长,重新建立生活的信心,才能够避免产生抑郁。
人这一辈子起起伏伏会经历很多事情,顺风顺水的时候是不会抑郁的,只有当遇到磨难的时候,才会产生失落和悲伤,可无论任何的痛苦都不是永恒的,痛苦过后只要接受现实,那些失落和悲伤就会化作前进的动力,可如果痛苦之后,不接受现实的状态,那些悲伤和失落就会一直留存在情绪当中这就是抑郁状态。想得开的人是不会抑郁的,只有想不开的人才会抑郁。
如果你说的是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那么可以肯定是一回事,因为涉及疾病的心理问题就是精神疾病。
近些年人们开始关注心理问题,关注心理健康,但又排斥精神疾病和精神健康。其实早在2016年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主席就提出了加大精神心理卫生的研究和建设力度,为国民的精神心理健康保驾护航。这其中的心理范围涵盖很广,既包括普通人群正常的心理问题,也包括存在部分心理问题的亚健康人群,还包括问题严重到疾病的患病人群。这里的疾病虽然是源自于心理问题,但已经不能用单单的心理问题去解释和看待,而是严重程度达到了疾病的诊断标准。所以,所谓的心理疾病也就是精神疾病。从目前我国施行的ICD-10国际诊断标准中,可以将我们熟悉的所谓心理疾病一一对号入座。
比如整日心烦,坐立不安,过分担心某一件事情,或者对还没有发生的事情预期焦虑,严重到已经影响日常学习和工作的程度,那么很有可能是焦虑障碍。
比如茶饭不思,兴趣缺缺,不想去人多的地方,总是觉得很累,对未来生活没有一点期待,严重到影响日常生活的程度,那么很有可能是抑郁发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抑郁症。
比如凭空能听到有人跟自己说话,或者看到一些别人看不见的东西,或者没有任何可以令人信服证据的情况下,觉得有人要害自己,那么很有可能是精神分裂症。
不管哪一种疾病,心理问题都可能是疾病的发病诱因。但不管有没有发病诱因,疾病就是疾病,已经不能用普通的心理问题去解释或者去看待。比如有些人认为抑郁症其实就是心理问题,甚至因此诋毁罹患抑郁症的患者朋友们心理脆弱,但事实当然并非如此,疾病就是疾病,也不可能是单纯的心理问题能够导致的。实际上抑郁症最主要的发病机制是遗传因素、生物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而我们常说的心理问题只是可以归结为社会心理因素之中,单纯的社会心理因素大概率是不会发病的,不然遇到同样心理问题的人为什么发病的总是很少的一部分呢。
心理疾病也好,精神疾病也好,都是疾病,都要尽快到专科医院及时就医,寻求医生的专业帮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精神心理疾病数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精神心理疾病数量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