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心理资讯网

心理疾病的实验,心理疾病的实验报告

时间:2024-07-04 05:00:11作者:心理资讯网 分类: 心理疾病 浏览: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心理疾病的实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心理疾病的实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有哪些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说一个具体的20世纪震惊世界的心理学实验吧,它被称为心理学上最重大,最骇人的骗局!认真阅读过后,你确定你不会是自己吗?

上个世纪60年代,有一则征人启示刊登在报纸上,大意是招募500名参与记忆研究实验的测试者。

每位参与者都可获得4.5美元(相当于现在的20美元)的报酬。很多人看到之后都纷纷报名前往参加。当然,你也不例外,前往报名参加

研究人员将你带到了耶鲁大学里的实验中心,其中里面有两个房间是用来实验。你遇到了一个和你一样的同伴

他告诉你们,这是一项关于惩罚与学习方面的研究,需要一人扮演学生和一人扮演老师。

实验的操作也很简单,老师要大声读一组词,学生要快速记忆并进行复述。

一旦学生出错的话,老师就要用电击对其进行惩罚。电压强度从15V到450V依次递增。

而实验中,谁当学生,谁当老师,则由抽签决定!

有时候冷静下来,对于某些行为,我们会思考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了解决这些疑惑,上个世纪一些著名心理学实验,为我们呈现了人的潜意识对行为的影响,今天带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些奇妙的实验~

分类实验

1968年,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被杀后,教师简·艾洛特在她所教的三年级班上,进行了一次为期两天的「蓝眼睛/棕眼睛」分类实验,来研究种族歧视和偏见问题。

第一天先对「蓝眼睛」的学生给予鼓励和支持,第二天反过来,给「棕眼睛」的学生给予优待,结果表明,艾洛特所支持的那个小组,他们在在课堂上表现得很热情,能快速而准确地回答问题,在测试中表现得更好,那些被歧视的人会感到沮丧,在回答中犹豫不决和不确定。

钢琴楼梯实验

大众汽车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地铁站的楼梯上安装了音乐钢琴台阶,为了了解人们是否会选择更健康的方式,使用楼梯而不是自动扶梯。

结果显示,那天有66%的人选择走楼梯,因为人们都喜欢寻找一些乐趣,其实我们的内心都跟孩子一样。

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呢?我来解答一下。心理学是一门学科,也是需要实验的。科学与玄学的区别,就是科学家有实验室,玄学家没有实验室。心理学之所以是科学,就因为它做实验。而心灵学是伪科学,与心理学没有关系,因为它没有被实验证明。下面,介绍几种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斯金纳的箱子——操作性条件发射实验。斯金纳是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使用一个叫“斯金纳箱”的实验设备,研究动物的行为规律,创立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他把老鼠、鸽子等动物放进箱子,使用食物作为奖励,通电作为惩罚,让动物们做各种动作。他发现惩罚的效果最差,一旦没有惩罚动物又恢复原状;但奖励消失后,动物的习得行为也会慢慢消失。他还发现动物们错误地总结因果关系,做出许多迷信行为。

巴甫洛夫的狗——经典条件发射实验。巴甫洛夫用狗做实验,创立了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一开始,他把食物放到狗面前,狗流口水;然后他把食物与灯光、声音等信号联结起来,发现狗看到灯光、听到声音时也流口水。由此发现,动物能够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特定的行为反应,不仅能够对食物这样的无条件刺激做出反应,叫做无条件反射;还能对与食物发生关联的其他物理信号做出反应,叫做条件反射。

塞利格曼的狗——习得性无助实验。塞利格曼用狗做实验,创立了习得性无助理论。他让狗处于无法逃脱的电击中,持续一段时间,发现狗废了,产生了习得性无助,在可以逃脱的时候也不逃脱,任人宰割。他发现人的抑郁症,就是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表现。他通过实验摸索,发明了许多解决习得性无助的方法,并提出“解释风格”的理论,用于抑郁症的心理治疗。最后他还创立了积极心理学,风靡至今。

旁观者效应实验,心理学家通过模拟,验证了人多的时候会产生旁观者效应,使受害者得不到帮助。认知失调实验,心理学家验证了人在做出莫名其妙的事情之后,会产生认知失调,进而导致认知改变。斯坦福监狱实验,心理学家发现一个正常人可以在某种邪恶的环境下变成魔鬼。电击实验,心理学家发现一个普通人可以出于对权威的服从,而做出惨无人道的事情……

脑割裂研究

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不同的半球,不同的半球管理的大脑行为不同。1981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罗杰·W·斯佩里就是脑割裂研究的先驱。他的研究是用动物作为被试,斯佩里通过外科手术切断了一直猫大脑中两个半球之间的联系,并且改变了猫的视觉神经通道,让猫的左眼只能接受来自左半球的信息,右眼只能接受来自右半球的信息。手术后这只猫表现很正常,但是如果蒙住它的右眼训练它在迷宫中找食物,它学会后,再蒙住左眼,用右眼去找,它就不记得路线了。

20世纪60年代后,斯佩里用人开始做实验,研究割裂脑,米歇尔·加扎尼加加入了他的研究。他的研究详细的总结了关于人脑的实验。实验证明,不同的左右脑都具有复杂的能力,左半球擅长语言、写作、数字运算、阅读等,是语言中枢。右半球擅长加工人像、解决空间关系问题、符号推理、艺术活动等。

心理学家为了搞清楚人们判断物体远近这种用视觉感知和解释周围世界的能力是否源自天生。

于是心理学家设计出一种叫做“视崖”的实验装置。这个装饰由一张1.2米的桌子和毛玻璃构成,桌子上面铺着玻璃,桌子有一半是用红白格子图案组成的结实桌面(浅滩),另一半的图案一样,但是在桌面下的地板上(深渊)。实验将36名年龄6——14个月的婴儿放在浅滩和深渊的中间,然后让孩子的母亲分别在深渊和浅滩两头呼唤孩子。其中9名婴儿拒绝离开中间位置,其余27名婴儿,当母亲在浅滩的一头呼唤时,孩子们都爬向了母亲,在深渊一头呼唤时,只有3名婴儿犹豫地爬向了母亲。后来实验者还用动物的幼崽做了相似的实验。结果显示,人类的这种视觉能力在6个月左右出现,老鼠、猫、狗大约在4周时出现,鸡、羊这种能力一出生就有。

心理学中很多实验是研究人的身心成长规律,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了解人类自己,无论在治疗还是提升人的潜力上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除此外心理学上还有许多经典的实验,比如小诶尔伯特的习得性无助感实验;巴普洛夫的狗条件反射实验;波比娃娃的儿童习得攻击行为实验;罗森汉恩的假病人实验等等。

以上内容均为开火车的老湿机·顾老湿原创,转载请私信

双盲试验可信吗?

谢谢邀约。

寒武哥先给我的答案:1、双盲实验可信; 2、西药安全性不能用高低来判断,只能说现代医学研发上市的药物药效和副作用都经过了实验、临床等不同阶段的验证,作用机理相对清楚。

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双盲实验

双盲实验是让测试者和被测试者都不清楚所服用的究竟是实验药物还是对照的安慰剂。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在临床过程中,对于被测试者对药物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副作用的描述以及测试者对各种反应的记录都尽可能的客观,排除了双方的主观偏见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干扰。由于测试者和被测试者双方都不清楚谁是用药组谁是安慰剂对照组,所以称为双盲实验。


感谢泡泡网的图片

那谁知道呢?当然只有第三方的人员-方案的设计者知道和安排控制全部实验。

双盲实验应用很广泛,不仅仅在药物研发,还用在检测机构的业务能力考核,下发的是双盲样品,测试单位和被测试单位都不知道样品的信息,不同被测试单位也都不一样,只有结果上传反馈后才能知道是否正确。

也用在一些商业活动,比如某饮料厂推出一款产品,来测试用户对产品的真实的接受程度,就会采用双盲方法,由第三方来设计方案,采用相同的容器,随机盛装不同公司同类饮料,随机安排路人饮用后评价,这样就排除了引用者和厂商对测试的干扰,给出最理性和客观的结果。

所以双盲实验是目前公认的比较科学的实验方案,当然还有三盲实验(triple blind),就是样品采集人员和数据分析人员均不知道分组信息。双盲实验和三盲实验也有缺点,就是程序复杂,工作量巨大,必须做好保密工作。

我们在谈论现代药物(西药)的安全性问题

通过双盲测试的药,有些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以致最后退市,这是事实,大家说这安全吗?你们敢吃新药吗?就是老药如阿司匹林,也被发现有新的危害。众所周知,西药基本都有明显副作用,很多还是伤肾的,做双盲测试的时候,安慰剂组用的是无疗效淀粉,患者一吃就知道,他吃的不是药,没有副作用。而测试组吃的是真药,副作用明显,一吃就知道。这样的测试能排除安慰剂效应?我表示疑问。

双盲实验只针对药物有效性,安全性是另外必须做的实验。三期双盲后还有四期临床实验。药物上市后长期跟踪疗效和副作用。不然那些例子中的副作用是如何发现的呢?问题不是“双盲”科学不科学先进不先进。而是这种制度是不是科学。没有这种制度不就和传统医学一样可以任意夸大和掩盖了吗?

双盲实验是药物临床试验的一种,临床试验分为开放试验、单盲试验和双盲实验。对于验证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试验一般如果试验药和阳性对照药可以做到完全一致,是可以采用双盲实验来进行的。

在临床试验的第二、三期及剂量验证和安全性有效性验证阶段会采用这种试验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可以避免统计分析上的偏倚,不会受到主观影响。因为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所有人都不知道受试者使用的何种药物。

在实验结束后数据统计人员会根据收集到的结果进行数据统计。此时会进行第一次揭盲会对受试者进行分组主要是分为AB组,但不知道某一组用的具体是什么药。按照分组进行结果统计给出结果,主要是劣效、非劣效、优效三种设计。一般情况下是非劣效,即效果达到阳性对照药的80-120%即为合格。

美国FDA每年审批通过20-40种新药,同时每年却要淘汰200-300种旧药,这个事实是否能说明通过双盲实验的西药药品也并不具有安全可信性——通过双盲试验不等于具有科学性?

淘汰旧药是因为开发出了效果更好的新药或者旧药的副作用太大等,并不能表明双盲试验没有科学性。

总体来说双盲实验是目前最好的验证仿制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设计了。新药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来试验,不过参比制剂会变成目前市场上最有效的药作为参比制剂。不要忘了临床试验是以科学性和伦理性为基础的。

同性恋会不会是一种心理疾病?

如果自己是同性恋,这辈子不要因为什么社会压力,出来和异性结婚,害人一辈子。有些同性恋,为了给自己生个后代,找异性结婚,可心里从来不爱异性,把人家一辈子苦惨,可恨,因为我前夫是同性恋,所以:我才这样说:害我二十年。孩子养大了,房又给他买了,结果逼的我终于走了:有时好恨自己。

谢邀。同性恋有假性真性之分,假性同性恋是由于后天的经历环境造成的,可以从心理上来调适,真性同性恋基因因素影响较大,那就不是心理范畴的问题了。但是,假性真性的划分并不十分精确清楚,两者又有可能转化,其机制也不十分清楚知道,所以你这个问题就不能简单的说是或者不是了。

以上其实不是我要说的重点,我倒建议换一个角度看,为什么要把同性恋看成是一种病呢?许多我们以为确凿无疑的事情,其实未必就是事实。比如性别这件事,想必你是自认确信无疑的,老子(老娘)纯爷们(娘们)!但实际上,100纯爷们和纯娘们都是不存在的,极少有的那也是种病。你可以去查查完全性雄激素不敏感症。这样的人虽然有雄激素但完全不起作用,可以认为是100%纯娘们了吧?看起来也100%女人,但她的染色体是xy的,以基因来定,这就是个男的。

抛开这些极端,每一个人都是男女混杂体。说来话长,要从性别的概念说起。最早我们通过性别特征来区别男女,后来我们发现了染色体的秘密,因此我们得知xy男,xx女,我们的中学生物书也是这么教的。但这是老黄历了,后来科学家发现,其实是y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片段决定,因此他们认为这个基因就是性别开关,开就是男,关就是女。再后来,又发现x染色体上也有类似的性别基因,也就是说是两段基因互争的结果,表达的那个决定性别。

我们生来是男女皆备的,初始胚胎同时具有两套生殖管道。在5周左右的时候,某种机制触发了性别基因的表达,于是性别开始分化(注:性别决定是受精时刻就决定的,如无意外性别分化通常与性别决定一致),男或女,其中的一套生殖管道开始退化。

但是隐藏起来的那个就此消失了吗?没有,它还在基因库里,也许在性格习惯爱好倾向的形成上起作用,也许在下意识里,在与人的好恶感,在做决定的瞬间起作用。伟大的灵魂都是雌雄同体的,在那些伟大的绘画、细腻的歌唱、悱恻的诗句里,我看到了男女共生的灵魂。

性别不是两个点,而是一条线,一头是纯爷们,一头是纯娘们,每一个人都在这条线上拥有自己的刻度,或许我就是70%男,30%女?那么假设一个外表男性体征,60%男40%女的人,爱上了另一个40%男60%女,也是男性体征的人,这就是我们眼中的有病的同性恋了吗?

最后说一句,也许100%男+100%女是最完美的配对,但那是总和而言,独立的百分百就是两个病人。完美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互补我,我互补你,然后成为100%的男人与女人。

我们先把同性恋看成一个疾病,那么作为“患者”来说,同性恋者得了这个病以后,会造成身体上和心理上的不适吗?

身体上肯定不会,性取向并不影响他的性功能,一个同性恋者完全具备跟异性交配并且生殖的能力。

心理上呢?答案也是不会,性取向为同性恋既不会像精神分裂症一样痛苦,也不会像自闭症一样没法和普通人正常交流。如果说同性恋心理上很痛苦,也并不是这个“疾病”是?带来的,而是社会的其他人的歧视带来的,这种痛苦并不来源于“疾病”本身。打个比方,左撇子其实自己一点也痛苦,但是家长老是因为这个打骂小孩子,小孩子很痛苦。但这个痛苦并不是左撇子带来的,而是来自于父母认为左撇子是坏习惯而来的指责。

总结一下,这个“疾病”在肉体上和心理上都不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和不适感,而且还能参与者带来爱和快乐。为什么要把它定义成一种病呢?世界卫生组织在上个世纪就已经把同性恋剔除出精神疾病的范畴了,为什么我们反而又要重新把它定义成心理疾病呢?

既然同性恋不是一种疾病,为什么他会被大多数人反对。同性恋违反了什么?挑战了什么?

我觉得同性恋除了违反和挑战异性恋发明出来的婚恋制度以外,什么也没违反,什么也没挑战。违反自然么?我们现在的衣食住行哪一个是顺应了自然的?人类如果是个顺应自然的物种,就不会爬到食物链的顶端。如果繁殖就等于自然的话,一夫一妻制也违反自然,多夫多妻制更适合繁殖不是么?动物界的动物失去繁殖能力以后就会被族群抛弃,因为老去的动物活着只会跟后辈争夺资源。那我们赡养老人是不是也违反自然?生老病死是自然,那我们的医疗是不是违反自然呢?自然界就是弱肉强食,那我们的法律是不是也是违反自然的呢?

人类从来不懂自然,人类只懂规律,并按照这个规律制定规则,并把它变成真理。

作为欲界的我们,人就应该顺应大自然的规律,人类为了繁殖后代,理应男女交合无可厚非,如果异性当中,不为繁殖后代,是为了取乐交合,必须承载公正因果规律的打击,那么应该自己去承受应有的因果报应。


若是同性中行使恋情,有伤风俗,上没有顺应天意,下没有给子孙后代作出正确的规范教育,中严重破坏了人类仁、义、礼、智、信的自然规律,人生不如意的事多多,很快走完人生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自己种的什么因,谁也替代不了,自己就只能受报了。


同性恋情,不管先天和后天,都应该理智的控制自己,不要滑向深处,借助医学、正能量资料,文摘,等规律治疗,使自己走上规范人生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心理疾病的实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心理疾病的实验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